就在她对这里深深失望,走出办公间,打算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到“唐家明”身上的时候,一个老编辑叫住了她:“你是来找林静姝的?”

    张年年点头称“是”。

    老编辑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,“你跟林静姝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“我是她女儿。”

    “我叫胡守隽,是这家《沪上时报》的主编,跟卢巡先生、林静姝女士都有点交情。上个月,我曾发出邀约,力劝你妈妈来上海发展,这里自由的土壤,更适合蓄养她浪漫的思想,北平那个地方,太肃正了,最易消磨少年气。她答应了会认真考虑,但最终并没有赴约。”胡主编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,“怎么,你找不到她了?”

    张年年点了点头,“半个月前,妈妈坐上了来上海的火车,此后再没有音讯传回,我很担心她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事儿很是离奇啊!按理说,即便她不打算在《沪上时报》任职,人到了上海以后,也该同我这个老朋友联系的呀……”

    胡主编思忖一番,“你是个勇敢的女孩子,跟你妈妈一样勇敢。我想,有一个人可能会帮到你。”

    “谁?”她几乎是立刻问。

    “也不一定。”涉及到了那个人,胡主编不得不小心斟酌用词,“我先问一下他肯不肯帮忙吧。毕竟,这一阵子,他的处境也不乐观。”

    张年年表达了一番感谢。

    胡主编又问,“小姑娘,你今晚住什么地方,接下来有什么打算,赶回北平,还是留在上海等等消息?”

    张年年摇了摇头,这些她暂时一概不知。

    她原本打算一步一步来,当天不能顺利找到林静姝的话,这事儿只能搁后,慢慢来。先找份工作养活自己,再在工作的地方附近找住处,说不定能找到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,连住处也不必自己找了。

    没想到,遇上了老好人。

    慈祥又热心的胡主编说,他在静安路上有个老朋友,楼下有空屋出租,可以帮她介绍,房租算便宜一点。

    当见到他口中的“老朋友”性别为女,虽年过半百,但面容姣好,身段优雅,气质怡人,谈吐不俗,自称是他的学生,却并不受师母待见的时候,张年年这心里也就明白了个七七八八。